中国vs朝鲜足球(中国vs朝鲜足球交手记录)
50
2024 / 10 / 03
本报记者 谢颖
上世纪40年代,齐白石画虾已臻化境,那时的他可能没有想到,几十年后,这些虾在画面上“动”了起来,游走在池塘里,长长的触须不时摆动,向屏幕前的观众讲述“一根触须里藏着的宇宙”。
3月30日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《美术里的中国》正式开播,齐白石《虾》、黄宾虹《万松烟霭》、潘天寿《记写雁荡山花》、徐悲鸿《奔马》等首批12集节目将陆续与观众见面。该片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,深入提炼作品中的文化标识、审美价值、时代意义,以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助力艺术表达,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、艺术之美,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阔征程中的时代之变、中国之进。
沉浸式的视觉奇观
月夜中的黄山,空旷寂寥,远处传来汩汩的流水声,迎面拂来雾霭和松涛。跟随镜头在夜色中穿行,松林随风摇摆,隐隐可见水光融入星光,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无穷变幻里,又仿佛沉浸在水墨气韵中。
这是《美术里的中国》第二集《万松烟霭》开端的场景,眼前明明是黄宾虹的画作,但却与传统观看画作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体验,黄宾虹笔下的群峰、松林、云雾都“活”了起来,这缘于纪录片采用3D建模技术“活化”2D作品,再加上4K/8K精微摄影技术呈现作品的精微世界,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觉奇观。
“在传统的美术作品中,画家把三维的世界描摹在二维的画布上,又凭借高超的技巧呈现出三维的观感,这样一个先抽象再具象的过程,同时也是观众在欣赏作品时的一个心理历程,《美术里的中国》正是从这一细腻感受出发的。”《美术里的中国》联合总导演李瑶认为,用3D建模来建构经典画作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,画面被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元素,通过对运动轨迹戏剧化故事化的设计,引领观众的视点在画作中游弋,带来一种浸入式的体验感,切实感受画作的栩栩如生。
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过“媒介即信息”,在这次创作中,李瑶对此感触颇深,3D建模就像是人的感官的延伸,带着观众真正走进作品里,这很重要,因为美术欣赏第一步就是看画。不过“再创作”颇为不易,经历了漫长的磨合过程,“不管中国画还是油画,他们的视觉特点和3D建模其实是矛盾的。比如中国画讲究晕染,没有明显的边界,而模型由点线面构成,边线非常明显。”面对这样的问题,主创团队一遍遍攻克解决,因为必须“尊重原作”,最终呈现出跟原作难辨你我的质感。
去年,《美术经典中的党史》《艺术里的奥林匹克》等节目相继问世,长久以来,中国电视节目领域对美术作品的表达并不多,在《美术里的中国》制片人、总导演刘帆看来,美术作品通过电视媒体表达难度较大,如果用过去的电视手法,很难把美的艺术特色呈现出来。但在新的电视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,我们得以通过新技术对艺术表达赋能,以最新的电视手段和理念,完成对美术作品细致入微的呈现。“到美术馆欣赏作品,会受展览的时间地点所限,很多优秀作品平时难得一见,而且这还主要是少数大城市观众的福利。从网络观赏来说,其无论是清晰度、色彩,还是尺幅、裁切,都只能是差强人意,网络图难以和原作媲美,观众的观赏感受自然也就大打折扣。我们希望通过新的视听技术手段,让这些经典美术作品‘活’起来,亲近更广大的观众,让《美术里的中国》成为影像化、数字化的美术馆。”刘帆说。
读懂一幅画
画面,只是美术欣赏的初级阶段,如何读懂这些经典作品?离不开画面背后的功夫。于是,在领略了视觉奇观后,纪录片自然而然进入了叙事阶段。比如,为什么齐白石偏爱画虾这样的凡俗生活?画面渐渐晕染开来,青青的麦苗,古朴的农家院舍,湖南湘潭的乡下人齐阿芝“登场”,大师形象背后那个真实、有趣的画匠跃然而出。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印着齐白石《虾》的脸盆、暖瓶,唤起观众的共鸣,也更能让人体会齐白石“人民艺术家”的本色。
“美术欣赏需要一定的审美素养,我们通过视听语言降低欣赏门槛,努力让经典作品雅俗共赏,促进美术的普及。”李瑶表示,根据不同画作的特点,截取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人生、社会、时代的横截面,增强节目叙事的故事性,丰富作品的表达层次,“我们关注的是美术作品的本体,时刻不离画作本身,不断开掘画作的内涵,使其成为观者、作者和作品三者之间的互动。”
在《万松烟霭》中,为了讲清楚黄宾虹的墨法,节目讲述了上世纪40年代山河破碎中黄宾虹的经历,他研究古画,寻觅墨法的灵魂;月夜看山,月下写生,在诗性的东方笔墨精神中,寻找抚慰和重建现实世界以及精神世界的力量。泛黄的老照片、月夜黄山的超现实景象、专家解读,最后,以真人“手替”再现画家作画时的巅峰时刻,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“见证”一副伟大作品的诞生。多种形式的阐释,抽象的浓墨、淡墨、积墨、宿墨等理念变得生动形象起来。
在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、《美术》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的印象里,用电视节目呈现美术,以往访谈是一种重要形式,画面相对单调,具有局限性,而《美术里的中国》通过整体的突破和改变,极大地丰富和突出了画面效果,更加吸引人。比如节目组奔赴各地,拍摄湘潭、黄山、青藏高原、青藏铁路多个与画作相关的现实场景,结合老的影像资料,将画面形象和现实形象对接起来,进而将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,调动视觉语言形象展示艺术创作的过程,体现出社会的变迁发展和浓缩的时代色彩。
优秀美术作品是时代的镌刻者,印刻了当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;优秀美术作品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,深刻反映了中国精神、中国文化与中国审美。刘帆告诉记者,在纪录片策划阶段,就树立了明确的定位:讲出作品背后的中国审美、中国故事、中国精神——中国美术作品里蕴含着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理念,这种审美韵味是世界语言,能够打动人、感染人,让中国形象可信、可亲、可敬;美术作品是艺术化的时代记录,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巨变故事和人民的精神风貌;丹青传神,美术作品蕴含着画家的精神品位,体现着中国精神。“我们把美术作品看成一个载体,借助它把中国审美告诉世界,让大家读起来是唯美的、振奋的、自豪的。比如齐白石平淡天真之趣的作品里,接壤着最鲜活的乡土气息和对祖国大地最深沉的爱,为人民抒写、为人民抒情、为人民抒怀,当绘画从书斋走向广袤的土地和人民的心底,便是艺术的永恒。”
《美术里的中国》每一集只有12分钟,刘帆表示,之所以设置这样的时长,主要是考虑契合当下轻松而又高速的受众节奏,以鲜活的表现形式让艺术走近大众,提升大众审美,促进全民美育,实现文化自信。
“既让观众能够在最为普及的视听媒介中看到美术作品,又能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了解,并且在其中感受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变化,这是辐射面最广也是最为直观的美育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非常关注《美术里的中国》在美育方面的作用,他表示,美育不是专业教学,不只是教孩子绘画、音乐、跳舞,而是通过跟美好有关的文化艺术来影响人,提升审美素养,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。美育不分年龄,不同的人对美的理解不同,都需要接受美的熏陶,《美术里的中国》对美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,助力人人养成对与美有关的文化艺术,包括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设计艺术的兴趣爱好。
《 人民政协报 》 ( 2022年04月11日 第 09 版)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